子夏追求個人文學成長,以標竿學習,進步快。


子貢追求競爭優勢,尋求利基市場,故能獲利高,各有其特點。


但就修養品德長養學問則需選擇能提生的環境,接受挑戰。


 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與善人居  如入芝蘭之室


【原文】


 孔子曰:「吾死之後,則商也日益,賜也日損。」曾子曰:「何謂也?」子曰:「商也好與賢己者處,賜也好說不若己者。不知其子,視其父;不知其人,視其友;不知其君,視其所使;不知其地,視其草木。故曰: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。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丹之所藏者赤,漆之所藏者黑,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。」


——《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》


 


【白話易解】:


孔子說:「我死以後,子夏的學問會越來越好,子貢的學問卻會退步。」


曾子心中疑惑,問:「為什麼呢?」


孔子道:


「子夏喜歡與比他賢德的人在一起,


而子貢卻喜歡與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。


不瞭解他的兒子,可以看看他的父親;


不瞭解一個人,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;


不瞭解君主,可看他所任用的人;


不瞭解一個地方的土質如何,


看那兒長出的草木狀況便可知道。


所以說,


跟善人一起,就像到了長滿香花草的房子裡,


時間久了之後,也不覺得香了,因為已經與它同化。


而跟不善的人一起,就如同走入出售鮑魚的店裡,


時間久了,也不覺得臭了,因為也被它同化了。


硃砂放的地方,往往會變成紅色;


而貯藏漆的地方,就變成了黑色。


因此,


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!」



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


與什麼樣的人相處,常常會影響到自己。


也有說:學好三年不足,學壞一日有餘。


因此,


善於學習之人,會很謹慎地選擇朋友,


如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


《弟子規》也有云:


能親仁,無限好。德日進,過日少。


不親仁,無限害。小人近,百事壞。


同樣也是告訴我們,


親近仁德之人,親近良師益友,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。


而與不善之人相處,便會受到影響,損傷道德。


 


因此,選擇朋友,對我們的一生至關重要,


而如何選擇好的朋友,《論語》也告訴了我們,


「益者三友: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」。


正直的朋友,寬厚仁恕的朋友,博學廣識的朋友,


可以幫助我們,是我們的良師益友。


 


但是,如果交上不良之友,


便會有「無限害」,從而導致「百事壞」..


特別是孩子,


在還沒有分辨是非善惡能力的時候,交上不好的朋友,


染上不好的習氣,對他成長就會有負面影響。


倘若被帶著出入聲色場所,或被引去嘗試吸食毒品,


那他墮落的速度就更加快了,


屆時,悔之晚矣!


 


所以作為父母,


應注意孩子所交往的朋友,是不是好的朋友,


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善於擇友,


更要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,不要有不良的愛好、習慣,


因此卻成為他人的損友。


於此,在我們的生活中,怎麼能不謹慎地選擇朋友,


謹慎地自守呢? 


 


 


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owei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